互联网发展的今天,企业想更好的服务社会,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要经过经营目标达成的关键的路径。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是达成企业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。全员参与经营,本质上是解决企业哲学共有及战略同频的问题。
企业中每个人,而不是少数人,可以发表意见为企业经营献计献策,甚至参与制定经营计划。当每个人都通过参与经营而得以实现自我,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,团队的目标就能得以实现。
我们以企业发展、个人舞台两个视角,通过企业或个人同频与战略、同频与哲学的程度组成四象限,来感受全员参与经营在企业、个人发展的状态上的体现。
从企业发展的角度,有四种状态:
1、 成而有患。比如一些网络平台为了延长客户在线时间,不断给客户推送各类信息,以获取更多关注,增加公司收益。的确,借助一些商业策略能获得阶段性的成功,但这样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成而有患。商业战略本质上是对人性的洞察,如果一味顺从人性中的恶,以低级趣味的内容吸引客户,甚至触及监管底线,难免会遭遇风险。
2、 一盘散沙。大多数情况下,这类企业的战略及哲学一般,公司为追求业绩目标不计后果,组织内部各自为政一般散沙,企业经营者也长期处于各种纷争的状态中,团队的能量消耗严重。
3、 小而安。这类企业哲学同频的程度高,但缺乏有力的战略,有一份不求做大,只求维持现状的心态,局限了企业的发展。
4、同频共振。通过使命的引领,企业上下一心,积聚起全员的能量,在面临企业发展、战略选择及其原则性问题时,全员哲学与战略的高度同频,会为企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。
从个人舞台的角度,有四种状态:
1、 重点培养并重用。员工内心十分认同公司的价值观,能很好地领会并执行公司战略,工作中更趋于主动甚至愿意挑战高目标,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,助力企业所从事的事业,因此更容易得到公司领导的信任,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,开拓事业发展空间。
2、行观察再培养。虽然十分认可公司的价值观,但员工仅仅停留在做好本岗位该做的事的层面,对公司的战略了解少,因此个人贡献也有限。这类员工虽然暂时无法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,但公司愿意花时间精力培养,如果员工不愿意有更进一步的发展,不想持续性创造价值,公司也会随即调整培养计划。
3、 可有可无。员工不认同公司价值观,也不愿意执行公司的战略,当公司花费再多的精力也无法与其沟通同频时,哪怕是能力再强的员工,在公司的发展也不会长久。
4、 心有芥蒂,不敢重用。员工思维敏捷,能很好地领会公司的意图,由于不能认同公司的价值观,无法同频企业的哲学,难免在具体执行时与其他部门产生冲突,给团队带来不安全感。所以哪怕一时得到提拔,企业经营者也会心有芥蒂,提防且不敢重用。
借助企业发展、个人舞台的四种状态,能让我们更清晰的看清参与经营的价值和意义。
目的决定路径,使命决定战略,企业突破哲学、战略的限制,取决于企业家的格局境界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如果只靠自己惯性的思维方式去应对和解决问题,即便能有一时的获得,也难以建立更有价值的事业。
同样,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,它的使命是服务于社会。如果企业经营者将企业作为自己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,那就相当于放弃了企业的社会使命,为个人服务的企业,上下无法真正同频,企业也就难以做大。
然而,当个人找到自身在利益社会中的真正使命与价值,企业准确定位自身服务社会的价值,通过使命的引领,个体与企业同频,上下一心,积聚起全员的能量,就会打通企业达成经营目标的关键路径,进而实现企业长足发展。